(资料图)
▲石城县社工人员为困难老人送上慰问品。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)近年来,省民政厅不断优化基层民政服务供给,提升服务质量,加快推动乡镇(街道)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,发展壮大乡镇(街道)社会工作人才队伍。目前,我省初步形成县(市、区)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乡镇(街道)社会工作服务站、村(社区)社会工作服务点三级联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,全省社会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。
我省着力打造有人管事、有场所做事、有资金办事的“三有”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格局,推行社工站组织规范化、设施标准化、人员专业化、服务精准化、活动常态化、项目品牌化“六化”建设。截至目前,建成乡镇(街道)社会工作服务站1410个,覆盖率达89.8%;强化资金保障,创新政府购买服务,形成“社会救助专项购买服务资金+财政预算+福彩公益金+慈善公益资金”的多元化投入机制;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工作宣传培训、人才咨询、项目策划等方面的行业作用,全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287家,较“十三五”末翻番。
引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让社会工作不仅有人做,还有专业的人做,我省实施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提升工程,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总量达7万人,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增至6个,持证社工人数1.3万人、同比增长47%;全省民政直属事业单位全部完成社会工作岗位设置,并推动退役军人、社区矫正、医疗卫生等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,全省城乡社区共设置社会工作岗位8145个;明确事业单位持证社工专技人才可以聘用(任)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;建立持证社工奖励制度,推动落实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津贴,每月补贴标准100元至260元不等。
为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作用,有效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,我省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、社区志愿者、社会慈善资源的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动员社会工作者、志愿者60万余人,服务困难群众;连续10年实施社会工作“三区”计划(为边远贫困地区、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提供社会工作支持),选择25个重点县作为受援县,选派和培育社会工作人才474余名,在帮助困难群众、增强内在动力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编辑:王静仪
复审:罗彩华
审签:邱虎
关键词: